2)第265章 七亭七里路_神豪从十倍增益开始何凡张晓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

  经过了山门何凡就开始踏上石阶了,对于这个石阶何凡也有所了解,知道这鼓山石阶总共有两千多级台阶,可谓是山高路远了。

  不过这才有挑战性,何凡也是看中这两千多级台阶才会过来鼓山的。

  毕竟一边旅游一边锻炼身体,那对身心的好处可谓是多多。

  不过何凡还是太过于自信了,等到了三百六十七级台阶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感觉到乏累了。

  虽然他还是能继续登山的,但想想后面还有一千多级台阶,顿时觉得还是先歇息一会再说,不然等下他估计会直接累趴下。

  正好旁边有个亭子能遮挡燥热的阳光,何凡顿时就带着王子杰跟吴旭涛过去坐了下来。

  鼓山这两千多级台阶上共有七座亭,号称“七亭七里路”。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何凡现在休息的这座亭子正是第二亭石门亭,而第一亭则是在最开始登山的山脚下。

  第一亭是“东际亭”,过三百六十七级台阶则到第二亭“石门亭”。

  第二亭:“石门亭”,古名“听涛观瀑亭”,寓意水淙淙不绝于耳。

  第三亭:“乘云亭”。

  距离第二亭有二百七十一级台阶,沿道有石刻“乘云”、“仰涛”、“小鼓”、“天风吹梦”、“风怒涛飞”等。

  第四亭:“半山亭”。

  由第三亭至此,共有494级台阶。亭在半岭,故名过此亭百余阶,有石刻“路通仙苑”,转小径可达“十八洞景”。

  “半山亭”后近300阶有石刻“桃岩洞口”,往东可到桃岩洞,桃花精舍。

  第五亭:“茶亭”。

  过半山亭约520台阶即可达此。因亭附近有茶园而得名。道边有石刻“欲罢不能”、“宜勉力”等。

  据说清乾隆时福市知府李拨登山至此,气喘吁吁。往上走,力有不逮;往回走,心不甘愿。遂题“欲罢不能”于亭旁大石上。

  第六亭:“松关亭”。

  距“荷亭”有300多级台阶,附近有石刻一笔“寿”、一笔“龙”、一笔“虎”,还有文天祥所书的“忠、孝、廉、节”等。

  第七亭:“更衣亭”。

  过“松关亭”几十步即是。传说闽王当年上山入寺,便在此更衣。有联曰:开门曾仰前王节,入寺还更此地衣。登山至此,汗流浃背,而高处生寒,正需更衣、添衣。附近石刻有“毋息半途”、“眼底浮云”、“心路须平”等。

  以上都是何凡从网上的旅游攻略得知的,他还知道等他过了这七座亭子之后还能见到一座寺庙“涌泉寺”。

  何凡对于古时人们在山顶建寺还是挺佩服的,这山路崎岖,想上到山顶可不容易。

  经过一番休整,何凡这才跟王子杰还有吴旭涛一起重新开始登山。

  一路上何凡还是遇到了许多登山的游客,不过众人都气喘吁吁的专心登山,一路上并没有交谈。

  这次何凡就只有在经过第四亭的时候停下来休息了一会,随后就没有休息了。

  不过登山虽然辛苦,但景色也是非常迷人的,何凡一路也拿手机拍了不少照片。

  尽管何凡的拍照技术有些不过关,但奈何这山景色太美,拍出来的照片都显得有些美轮美奂了。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