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章 逃灾变赈灾_伪大师她只想苟且偷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咕噜咕噜冒泡儿。

  没一会儿下山运物资的杨高和阿武他们就回来了,樊辰除了送来一些粮食,还有帐篷草席和褥子。

  方瑶清点一番,二十六个油布帐篷,三十五张草席,六十八床絮褥,两担小米,三担黍米,还有半担面粉和少量油盐。

  粮食虽不算多,但米粥稀汤的对付一下,也够山上一百来号老弱妇孺渡过几天了。

  现在煮粥有些晚了,狗娃娘和几个妇人便将面粉用水和稀,倒进烧得沸腾的大锅里,先煮一锅稀面糊糊应急。

  熬面糊的同时,杨高和阿武他们又得将帐篷褥子等东西搬到山路的另外一边儿,灾民们都集中在那里。

  山上的男人就剩他们这些人,还要帮忙搭建起来,至于粮食,暂时堆积在他们营地这处。

  方瑶喊住杨高,小声交代:“你们清点一下具体灾民的人数,要着重询问有没有人……嗯,身体出现不适,记得一定要戴面巾和手套。”

  杨高也知晓水灾后容易犯疫症,闻言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他们一走,阿武娘和二丫几个半大的孩子背着保湿的柴火回来了,方瑶便让他们在附近寻些石头。

  孩子们动作快,没一会儿就找来不少,方瑶撸起袖子,在空地旁,把这些石头搭成一个灶的模样,又弄了些红泥,将缝给糊上。

  其他人要来帮忙,叫她给拒绝了,毕竟这会儿,除了年幼的娃娃和腿脚不便的老人,大伙儿都有事情要忙。

  哄完孩子睡觉的姜氏小心退出马车,看到方瑶满手泥,连忙打了热水来,“咱们不是有好几个可以拆的铁皮灶嘛,为甚还要搭着土灶啊。”

  “姐,咱们那铁皮灶可不一定能放下这次的锅。”

  方瑶忙完这些,手上还真是又冰又脏,一伸进热水里,便忍不住舒服地喟叹,“真暖和啊。”

  姜氏瞅着那一盆子泥水,抢来给她倒了去,又换了盆干净的,“甚么锅?”

  方瑶把手暖得差不多了,接过姜氏递来的擦手帕子,“就是那个大龟壳子。”

  旁边晃悠的阿武娘闻言眼睛一亮,她盯着方瑶他们带回来的绿毛大龟壳好久了,忙插话道:“这大龟壳子是不是那水中妖物的啊。”

  方瑶点点头,朝盖着绿毛龟壳上的油布走去。

  阿武娘兴颠颠地跟在她身后,二丫和半大的孩子们更是对这玩意儿感兴趣,一群人围拢过来。

  “大师,我听说龟壳子可是和里面的肉连在一起的,这壳子里面还有没有肉啊……”阿武娘那双浑浊的老眼儿里精光亮嗖嗖。

  她从小听人说,吃龟肉能长寿,更何况是长了这么大壳子的龟,怕是活了上千年,若是能吃上一口这东西熬得汤……

  方瑶一看就知道这老婆子心里在打甚主意,没好气道:“先不说没有,就算有,疫妖身上的东西你也敢下嘴?忘了李家村的耗子肉,还有河里的那些臭鱼了?”

  阿武娘被说得脸上青一块白一块。

  正逢方瑶掀开油布,一股极其刺鼻的臭味儿瞬间弥散开来。

  “啊呀,好臭啊,大师说得对,这疫妖身上都是毒,哪里能吃啊。”

  “说不定吃了又会变白毛儿怪!”

  二丫他们这些孩子叽叽喳喳,阿武娘更是老脸通红,走到方瑶身边,小声说:“大师,我就随口一嘟囔,你可莫要告诉我家男人。”

  只她话音刚落,二丫便脆声道:“那我告诉四大爷去!”

  “你这死丫头,敢说我就撕烂你的嘴!”阿武娘嘴上骂得狠,倒也没真动手,扭头又问方瑶,“大师,那这东西,到底搬回来干啥用啊?”

  “熬药。”

  “啊?”

  众人面面相觑,姜氏懂得一些药典,闻言了然道:“是要将这龟壳磨粉入药吧?”

  方瑶找来两把大剪子和几双薄些的手套,摇摇头:“不是,是将这些水草用龟壳熬了入药。”

  “……”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