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 西洋教士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

  哪怕产量低,唐清安也准备推广玉米。

  一则它的上限高,二则它的营养价值,远高于蜀黍。

  不过这才一袋子玉米,培育育种都不够,想要大规模扩产,不是两三年之功可成。

  听完将军的想法,李成贤这才露出笑容。

  先从培育开始,一步步找到合适的种植方式,而不是没看到成果就要强制推广,这才是老成之见。

  既然如此,李成贤心里的负担放下,对此物有了期待之感,从总兵府离开,去找来一些老农,专门划了田地,用来试种此物。

  冷子兴归来金州,且不提唐清安送了他一门生意,只说万里之远的澳门。

  贾琏通过粤海将军的关系,牵桥搭线找到了一名懂红夷话的商人,坐着他的船。

  才下了港口,被一个光陆怪离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这里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众多的船只来来往往进出港口。每当一艘船靠上码头,码头上的苦力们就争抢着活计。

  船老大或者找熟人,或者找最强大的一伙,这些人把货物搬运下码头,或者把码头仓库里的货物搬上船。

  还有许多果然如传说中一样的红毛人,身材高大,毛孔粗狂,嘴里说些叽里咕噜的怪话。

  和中国各地的方言完全不同,贾琏也出过京城,去过各地为贾府奔走关系。

  原来还想着,凭自己掌握的方言,了不得几日里也能和对方说上话,这般看来幸亏粤海将军为他找了一个通译先生。

  “贾兄,这里可是与内地不同吧?”

  这商人其实是走私之人。

  大周没有隆庆开关,所以是禁止出海的。

  而且广东的粤海将军为人本分,也是重视传统的人,禁海之策历经两朝,在他看来乃是国策。

  所以也没有和前世大明一样,有大明沿海有官员作为中介,海商走私获得货物,通过这些官员流转内地,形成完整的商络网。

  缺少了这个关键的中转环节,贸易量就做不起来。

  因此虽然此地也有不少的海商,却小打小闹和历史上的海商比起来,缺了几分气候。

  这海商万万没想到,粤海将军会托人找到他,便十分的热情,希望能在粤海将军跟前讨个人情,方便以后的生意。

  贾琏连连点头,这次出海的确大开眼界。

  “这些红毛人治理的港口,和我们是不一样的,这里只讲生意,不讲人情。

  你看看那些在聊天的人,谈的只有生意,不会攀交情。

  因为出海风险大,今年这个人还在,明年就说不定不在了,因此没有人浪费时间。”

  贾琏随着那商人下了船,不时的打量码头上的红毛人,那些红毛人也不以为怪,知道此人肯定是新来的周人。

  码头不远处就是一大片临街的铺子,足足占了半条街,有四五十间房子。

  这些房子又是铺子又是仓库。

  各色琳琅满目的货物,竟然一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