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3章 民情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咱们最大的凭仗,不管未来遇到什么一时的挫折,都能高枕无忧。

  且渔场更为容易管理,并没有不可控的弊端,因此我的想法是,二十年之内,遵守朝廷的海禁不变。”

  众人了然。

  还有更深的意思,唐清安无法对人言。

  如果历史的惯性。

  大周国内未来民不聊生,他如果又能光复辽东,那么辽东的田亩不光可以养活辽民,还能供给军需。

  而渔场的收获,就可以用来接济国内之民。

  渤海,黄海,辽东湾,因为有朝鲜半岛作为屏障,挡住了大洋上的迅风。

  因此这几处海域,可以说是大周万里海域中,风浪最小的海域。

  其余地方就是想要学他,只有山东才有此利,其余各地都学不了,因为风浪甚大,加上风暴不定。

  渔民出海,那就真是用命来出海了。

  一次,两次,十次,上百次平安归来,但只要遇到一次风浪,则十之八九船毁人亡。

  大小长白山海域一带,岛屿无数,都修了渔场,都是各渔场的避风岛。

  风险比其余地方减少了至少百倍。

  不过这些未来的事,说之没有证据,因此唐清安也就没向众人谈了。

  最后,关于士兵。

  现在的士兵粮银都是半饷,且估计未来几年都无法全额供应,因为目前的治下无力承担。

  只能靠朝廷的供给。

  而士兵不光要上战场杀敌,冒着生命的危险,如今还要月饷减半,当然要给更多的补偿。

  士兵的家中,除了原来的分田十一亩,从月饷减半之年开始,服役一年,赏赐一亩田,最高限制十亩。

  也就是说,普通的士兵,不谈平常的半饷,光服役十年,就能为家里得十亩田。

  那么这些军士家中,将会是二十一亩田,成为各地的富户。

  现在的大周,北方陕西各地因为赋税之重,导致民逃田慌,一二两银子就能买上田。

  可是在江南,哪怕徭役也重,但是一亩田能卖到十两以上,而且还极难买到上田。

  如果三年后,真如......

  第203章民情(第2/5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将军所言的税赋,那么金州各地将会是最好的地方之一。

  别说十两银子,估计就是十五两银子,也买不到上田,因为没人会卖。

  因此关于对军士的田亩奖赏,不但弥补了对军士半饷的弊端,反而能获得所有军士的响应。

  还有一层不名言的意思。

  在座的官员都能看透。

  家中十一亩田,再配十亩军田,还有哪个士兵不对将军忠心耿耿。

  士气,忠心都有了。

  一箭三雕。

  分田之事,不是一日就能谈完,其中的细节,每个人都在勘酌,最后用了三日,才敲定了分田。

  既然没有了疑问,将军府下发了公文到各地和军队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各地都沸腾了起来。

  哪怕最畏惧官府的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