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1章 王熙凤受屈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恒垂头不语。

  见状。

  皇帝也觉无趣,挥了挥袖子。

  “方今民穷财尽,各处盗贼生发,都是从钱上起。必须钱事平了,百姓方可安宁。这个事不做,如何专做题目,图个名色好听!”

  这句话让不少人一惊。

  等众人离开后。

  裘世安上前奉茶,劝慰道。“皇爷何必为他们生气,反而气坏了皇帝的龙体。”

  听到太监的话,皇帝眼神闪动。

  亲政多年,他已经不是当初的,对官员们抱有幻想的人。

  官员们嘴上说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却是天下占据田亩最多的群体。朝廷为何没钱?百姓为何不堪徭役?

  因为乡绅土地兼并太多,导致百姓们手中田少。

  乡绅在地方权力大,当地的官府只能和乡绅合作,最后沆瀣一气,税赋和徭役全部转给百姓。

  百姓们种田无法养活自己,还要服役熬过生死关,所以只能卖掉田亩。

  逃离的百姓越多,乡绅们兼并的田亩越多,最后剩余的百姓,缴纳的税赋越多,服役也越多。

  如此下去,天下间将再也没有百姓还有自己的田地。

  其实。

  百姓们大多成为了佃户,如此也罢了。关键是乡绅们不缴税,不服役,才是偌大的帝国,各种隐患丛生的关键。

  想到此处,皇帝就皱起眉头。

  “皇爷亲政以来,励精图治,为振兴朝政而夙夜焦劳,但积弊已深,大臣们又不肯尽心尽力,使皇爷苦恼。

  奴婢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恨官员们让皇爷不满,又对官员们无奈、忧虑。在这个内外交困的当口,皇爷实在不好当!”

  裘世安满脸的担忧。

  他原先伺候太上皇,能在老太监戴权的打压下熬过这些年,可见本事不一般。

  后来眼见太上皇的船要翻,立马投靠了皇帝,虽然立了功劳,却不被信任,反而受到鄙视。

  但是物是人非。

  随着皇帝对官员的失望,这名太监终于进入了皇帝的眼中。

  “朕万不得已启动太监啊。”

  他现在不信任勋贵,不信任大臣,不信任武将。

  过了几日。

  皇帝任命总理内廷都检点太监裘世安提督正阳等九门、永定等七门及皇城四门,巡城点军。

  京营节度使原本是贾府的世袭职位,后来落入王子腾,又被王子腾让了出去。

  撵撵转转,到了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谢府手中。

  长期以来腐败成风,京营官军都诡寄糜饷——挂名领一份厚饷,甲鬻于乙,乙鬻于丙,辗转倒卖名额,因此京营的花名册全是一片虚假。

  还是太上皇当政初期的名单,在贾府手里的时候,还勉励维持了点里子。

  后来交了出去,又后来到了王子腾手中,各种原因,并没有整顿京营,因为当时勋贵被打压,谁也不敢动手。

  所以实际当差的不是市井游手好闲之徒,便是势家悍仆恶奴。

  此等流氓无赖毫无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