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章 鲜鱼入京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默默的把碗里的汤水喝干净。

  到了晚间,孩子们睡着了,高珍才说,三日后会去衙门报道,坐船去平湖岛,很长时间不能回来了。

  闻言,高珍媳妇并没有多余的怨言,丈夫一向如此。

  只不过对于丈夫的选择,高珍媳妇却忍不住开口。

  “我听人说,去渔场做事才是做好的。”

  高珍懒得理会。

  他当了半辈子兵,飘零怕了,如今就想过的安稳一些,做学匠就合他的意。

  而且出海谁知道是个什么事物。

  他有些怕海。

  过了几日,一帮子人在衙门点了名,做了船到了平湖岛,岛上并不大,但是各处修建了工坊。

  粗看之下,竟然不下两三千人。

  而且码头上停留的船只不少,才半日的功夫,就看到新来了两艘船停靠。

  不但运送了很多物资下来,而且还随船下来了很多匠户。

  最终,高珍分给了船匠,虽然没有手艺,靠着原先当兵的身份,做了一等学徒。

  随着金州的光复稳定,登莱到金州,这条航线越发的热闹,很快就恢复了以往的规模。

  而一艘运满了鲜鱼的船只,也以皇商的名义靠了岸。

  都察院。

  去年登科的进士们,分了几人到此处观政。

  算得上很好的去处。

  前三甲者不用说,基本分到翰林院担任编修,或者成为庶吉士,这是养资历的过程。

  起步高,终点就是进入内阁,掌控国家大势。

  二等的就是进入都察院,如果能成为御史,那也不失一条大好前程。

  御史外放去地方办差,等资历够了,有人提拔之下,最终担任巡抚,成为一方大员。

  再次等就是到六部观政,属于中等出路,不但要做许多事,地位且低,只不过品级提升快,外放也能高就。

  最次者,则直接分到各县担任知县等,上限基本限制死了,未来顶多一地知府。

  不到京城不知道官多,韩昊早就没有了去年登科的意气风发,在督察院里夹着尾巴做人。

  下了衙门,请了同年去酒楼吃席。

  今日他收到了金州送来的五十斤鲜鱼,虽然算不得什么重礼,不过这几千里的心意却令他很满意。

  而且还是那唐将军所送,能增加一二分脸面。

  已经到了三五人,除了他在都察院,其余人分别都在工部,户部,还有兵部观政的。

  这般看来,他的地位最高,几人说笑着,又进来一人,几人纷纷起身相迎。

  “得罪得罪,我来晚了。”

  “仲恒兄在翰林院,那个地方的规矩重,我等都晓得,快请坐吧。”

  以前在右屯卫,韩昊向来以冷脸示人,实则志向高远,地方无人值得他热脸相待,不愿在这上面浪费精力。

  如今已经踏入正道,反而变了一个人般,亲切的拉着那新来的人做了主位。

  那人谦让了一番,却顶不住众人的好意,只能苦笑一番,先坐了下来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