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5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廷抵挡了一阵,抵挡不住窦纳乐的蛮缠恫吓,终与在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三日由庆亲王奕劻与刑部尚书廖寿恒出面,和窦纳乐签订《中英议租威海卫专条》。

  专条的要点是:威海卫所有岛屿,包括刘公岛及沿着威海湾十英里的陆地租借给英国,租期与俄国在旅大的租期相同(二十五年)。英国有权设防,作一军港。中国保留威海城的行政权。第三国的军队不许开进。

  英国在达到目的以前,怕德国反对,特地先向德国承认山东省是德国的势力范围,英国无意以戚海卫为基点,在山东省建筑铁路。德国点了点头。

  英国在达到目的以后,又于次年(1899年)4月28日,和俄国签订英、俄协定:加送中国的内外蒙古(长城以北)作为俄国的势力范围,俄国也就承认了英国在威海卫与长江流域各省的特殊地位。

  日本军队于1899年5月9日从威海卫撤走(赔款已经付清),英国的国旗于5月24日在威海卫升起。

  庆亲王奕劻曾经向窦纳乐发脾气,说:“威海卫给你!可别再要别的地方。”窦纳乐回答他:“那倒不一定。倘若法国在南海获得一个口岸,英国到时候也要在南海索取另一地方作为抵制。”

  这可说是有成例可援的。不等到租借威海卫专条在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三日(1898年7月1日)签字,消息已经传出来,说中国答应了法国以广州湾租借给法国,以云南、两广为法国的势力范围。于是,英国就向中国提出五项新的要求(一)扩充九龙租借地。(二)建筑一条横贯中国的大铁路,从上海到南京,再从南京的对面浦口到河南信阳,从信阳转而向南到汉口,从汉口向西到四川,从四川向南到云南,从云南向西到缅甸。(三)中国提出保证,保证未曾给予法国以开矿、筑路的特权,(四)增开广西、南宁为商埠。(五)中国允诺英国不以云南、广东二省割让他国。

  英国为什么要和法国如此作对?因为,它认为长江流域是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所谓长江流域包括云南(也包括河南),不能容许法国染指。并且,广东是邻近香港的一省,怎受得了法国在广东境内剜去一个广州湾?至于南宁,虽则在广西,却也是一个重镇,顺流而下,可直通广州。

  那时候,恰好也是英法两国在非洲互争雄长最激烈的阶段英国由埃及南征苏丹,溯尼罗河而上,法国则获得刚果合作,由西而东,双方不久在7月10日于发秀达(Fashodc)地方碰面,几乎打了起来

  同时,双方在中南半岛的斗争,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英国认为法国想并吞暹罗,又想经由江洪威胁缅甸北境。

  清廷有口难言。对法国的要求既已无力拒绝,对英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