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袁崇焕愤而辞职,魏忠贤立刻叫明熹宗予以照准。这真是“朝有奸臣,大将不能立功于外”。

  所好明熹宗不久就死,弟弟庄烈帝(崇祯皇帝)即位,将魏忠贤杀了,起用袁崇焕为“添注兵部右侍郎”。几个月以后,崇祯元年四月,升他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天津登莱军务”。

  袁崇焕向庄烈帝当面陈述办理辽事的方略:“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

  他的意思是说:明朝政府过去不注意安抚辽河流域的汉人,训练辽河流域的汉人为兵,而只知道抽调各省的兵北来,搜括各省的财赋(所谓辽饷),来养这些“征辽”的兵,是错误的。

  果然,在他奉命尚未启程之时,驻宁远的两湖与四川的兵就哗变了,打伤巡抚。他赶到宁远以后,杀了十五个乱首,贬了两个乱首,把兵变镇压下去。他把赵率教派在山海关,祖大寿派在锦州,又提拔了一个何刚驻扎宁远。局面稳定以后,他重新埋头从事于设防、练兵与屯田的工作。

  皇太极知道袁崇焕不是易与的,有袁崇焕守住了锦州、宁远、山海关,皇太极无法对明有何举动。除非绕到内蒙古去,迂回作战。而朝鲜一日不征服,却也难免后顾之忧。

  《细说清朝》一八、西征察哈尔

  皇太极为了对付明朝,必须西征察哈尔。

  当时察哈尔的君主叫做林丹汗。林丹汗是小王子(达延汗)的嫡系苗裔,而小王子是元顺帝(妥前帖木儿)的八世孙。元顺帝丧失长城以南的领土,子孙分崩离析。这小王子重振家声,于明宪宗成化年间统一漠南、漠北,自称“大元大可汗”。

  小王子有十一个儿子。他把这些儿子分封在漠南、漠北各处。

  他带了长孙卜赤,住在离开明朝边界最近之处。因此,卜赤的部属被称为察哈尔。“察哈尔”的意思,是“近边”。

  继承了小王子的可汗位置的是卜赤一房的子孙。其中最著名的是林丹汗,与林丹汗以前的一个是“土门汗”。

  明朝的官方文书,称土门汗为“土蛮”,称察哈尔为“插汉儿”,或“插汉”。

  这一位“插汉儿土蛮”很喜欢打仗,常常骚扰明朝的辽东各地,尤其是锦州、义州。

  他而且会勾结嫩江、松花江流域与热河北部的“兀良哈”,每每能纠合七八万骑兵,甚至十几万,声势十分浩大。

  “兀良哈”是谁呢?是“树林中打野兽的人”。他们实际上也是蒙古人,不过文明程度较为落后而已。

  倘若不是李成梁智勇双全,土门汗定能吃掉辽东,创造一个掩有辽河与西辽河流域的新帝国;比努尔哈赤的汗国早几十年。土门汗死后,林丹汗能力较差,察哈尔不再与明朝有大规模的冲突,反而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