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美,顺治下了“婗静”二字的按语。这婗字,根据“集韵”,意思是妩媚。塞外的满洲女子,刚健婀娜的很多,妩媚的极少。如果拿“妩媚”来形容一个南国佳人,倒是十分恰当。

  董鄂妃于入宫以前,是顺治的异母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妃子。博穆博果尔毫无功绩,照例至多封一个辅国公而已,突然在顺治十二年平步青云,被顺治封为亲王,可能是因为此时顺治对董鄂妃已有很深的好感。

  她在未为博穆博果尔的妃子以前,是不是被清兵从江南掳了来的?她是不是冒辟疆的爱妾董小宛?

  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说,在辛卯年(顺治八年,1651年)三月底,梦见董小宛被人抢去,又说在同一天夜里,董小宛自己也梦见被人抢走。

  吴伟业(梅村)的四首“清凉山赞佛诗”,也常被附会为顺治出家的证据。清凉山是五台的最高峰。诗中点出了一个“董”字:“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草头下面一个“千”字,“千”字下面一个“里”字:合起来,便是董小宛的董字了。但是这也可以解释成董鄂妃的董字。

  “清凉山赞佛诗”的确是可以当作史料看:“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回首长安城,缁素惨不欢,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

  这“天降白玉棺”五个字,很值得特别注意。事实是:顺治的确有出家的意思,而且剃了头,但是未曾能够真的当了和尚,便死于天花。

  ●雍正之狠

  在康熙的三十五个皇子之中,除了几个夭亡的、年幼的与无用的不值细说以外,在大体上分为三派。甲派是皇二子(太子)胤礽及其拥护者皇三子胤祉;乙派是皇八子胤禩及其拥护者皇长子胤禔、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礻我、皇十四子胤禵。丙派是皇四子胤禛(雍正)自己及其拥护者皇十三子胤祥、皇十七子胤礼。

  三派之中,以皇八子胤禩的乙派势力最大。雍正在当了皇帝以后,不先对付皇八子胤禩本人,反而发表他为“总理事务”的大臣之一,不久又封他为“廉亲王”,叫他兼“理藩院”尚书。这是雍正极高明的一着棋。

  同时,雍正命令那手握重兵、驻扎西宁的皇十四子胤禵(抚远大将军),赶紧回京奔丧。胤禵回来以后,雍正叫他留住在(河北)遵化的景陵(康熙的坟墓)等待“大祭”;其后,封他为“郡王”,限制他在景陵旁边的马兰峪居住。

  胤禩的另一党羽、皇九子胤禟,被雍正派赴西宁,似乎是叫他接掌胤禵所遗下的兵权,却不给他任何名义,实际上只是将他“充军”而已。

  剩下的,皇十子胤礻我,是康熙所指定的正黄旗满、蒙、汉三军总管。雍正派他护送活佛哲卜尊丹巴一世的灵龛去喀尔喀。他走到中途,雍正下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