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2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不妨就恭亲王与文祥所条陈的六事,一一检讨当时的实旋情形。

  (一)练兵最新式的以洋枪、洋炮为武器的军队,在北京有八旗子弟的神机营,在上海有李鸿章从戈登接管下来的常胜军。常胜军的兵士在华尔创办之时全为洋人,其后杂用华人,最后几乎全为华人,便被并入淮军以内。

  淮军继湘军而起,是曾国藩有感于湘军已有暮气而毅然信托李鸿章加以发展的,然而淮军壮大以后,其“冗杂骄佚”更有甚于湘军。

  彻底的办法是招募新兵,加以严格的西式训练,成立“新建陆军”。这要等到甲午年中日战争以后,清廷才授权袁世凯办理。

  同治年间,所行的只限于裁减绿营兵额,酌量补以湘、淮乡勇,零零碎碎地练了一些各自为政的新兵。例如,同治八年江苏巡抚丁日昌裁汰抚标(绿营)一千六百余人之中的老弱,“补以勇丁,分左右两营,练习洋枪及开花炮诸技”。前此一年,同治七年,曾国藩在直隶总督任内“就全省绿营内抽练六千人,仿勇营规制分地巡防”。

  (二)简器曾国藩在创办湘军之时,便已明了洋枪、洋炮的重要。他在衡阳迟迟未肯顺湘江而攻岳阳,便是为了等候从广东运洋炮来。

  李鸿章的见解与曾国藩相同。李在同治元年六月写信给曾,说:“每思外国用兵,口粮贵而人数少,至多一万人即当大敌。中国用兵多至数倍,而经年积岁不收攻效,实由于枪炮窳滥。若果能与西洋火器相埒,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

  曾、李苦心筹划了几年,终于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局”。负责去外国购买机器的,是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1855年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容闳。容闳在同治二年奉曾国藩之命赴美,于同治四年将制造局办成。起初,这制造局仅是一个铁厂,其后成为规模宏大的兵工厂兼造船厂。

  在北方,崇厚于署理直隶总督之时(同治元年),也创设了天津机器局。这天津机器局到同治九年,经李鸿章加以整顿扩充,规模颇为可观。

  左宗棠在闽浙总督任内,也自行设局造炮。他在同治五年向清廷报告说,已经造好开花炮三十余尊,“用尺测量施放,与西洋(所造的)同其功用”。

  (三)造船左宗棠设了一个“轮船制造局”在福州马尾。其后,在光绪十三年添筑船坞,于光绪十七年完成。中法战争期间,法国海军开来加以毁坏;到了光绪三十三年,轮船制造局全部停工,前后共有四十一年历史,造好了轮船四十艘。

  (四)筹饷曾国藩办湘军,所靠的主要财源只有两项,一项是各位支持他的督抚的协饷,如湖南的骆秉章、湖北的官文、胡林翼等人;另一项是厘金。其后李鸿章把淮军带到上海,所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