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二章 到底谁下得手?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南与他们搭伙做生意,应该很清楚明社在东南的实力。”

  “学生知道些。昱明公王家,原本就是余姚世家。四海公会纵横东海,在明州根深蒂固,现在又盘下了松江。恒源通、隆利昌等商号,耳目遍布东南各地,暗中与其合作的人,不计其数。杨良玉又坐镇淮安,与江南只隔数百里,朝发夕至。更是手里握着昱明公和益之在淮东编练新军留下的底子...”

  说到这里,黄彦章猛然意识到,明社不仅善于治军理政,经营地盘也是一等一的好手。杨瑾在淮东,是一省之长,这是明面上。东篱先生和淮右书院在淮西,教书育人,是暗地里。东西呼应,手里一堆的徒子徒孙和旧故好友,在两淮地方上编织出一道又深又密的大网。

  还有黔中,现在可以说是曾葆华的一言堂。而且借着改土归流,他还把手伸进了川南、云东、桂北。数千各土司的土兵,南下跟从昱明公在安南讨逆平叛,就是佐证。

  荆楚,跟江淮类似,薛昆林在明,舟山先生和南岳书院在暗。

  豫章,是昱明公和岑益之扬名的地方,一堆的旧故。还有桃洲先生和白鹿书院。

  江汉,有洪山书院,主持之人是昱明公的六弟子赤峰先生。江南,涌泉书院从苏州搬去了松江,听说现在由海虞公在主持。

  黄彦章越想越心惊。

  按照惯例,朝中派系大佬们,都是有自己的基本盘。比如老师,他籍贯是豫章,但在川地做了十几年官,还主持过两次乡试。一堆的学生故吏。所以洪派也被称为蜀党。

  覃北斗,本就出自河东大户人家,被称为晋党。

  但是像明社这样经营地方的,还真没有。

  洪中贯看出黄彦章心里的惊骇,“看出门道了?明社这是给务实官吏走出了一条新路。愿意在地方用心做事,就能经营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所以如海公、李尉、于广道等人,才愿意与明社亲近。”

  “恩师,还有这江淮、豫章、湖广,再加上四海公会,似乎隐隐把江浙包围在其中了。”

  “子明啊,有进步,终于被你看出来了。虽然昱明公在两广,岑益之在陕甘,都是隔着千山万水,但明社早早布局,在东南乱事中占有主动权。”

  到此时,黄彦章有些领悟洪中贯刚才所说的明社对东南局势态度的真正含义。

  “恩师,你是说如海公现在被害,东南目前的局势就跟明社毫无关系了。是好是坏,他们暂时不会去管了?”

  “是的。如海公在,旦贼作乱,他会出面挑头,组织力量平叛。以他的资历、名望和能力,在昱明公和岑益之脱身不得的情况下,是众望所归的不二人选。到时候明社在江浙的明暗实力,还有豫章、江淮和东海的三面合力。旦贼再声势浩大,也比废乐王和思播土司强一些而已。仅此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