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见闻(求双倍月票)_我的公公叫康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索额图问罪,伊桑阿致仕,也就没人提及了。

  九阿哥想了想,道:“只听说他一个有才名,没听说两个哥哥也成才,估摸着这就是均贫富了,他这样的资质,不去国子监,过几年考笔帖式、考中书也是无碍的,他那两个哥哥应该功课不行,去了国子监还能多个前程。”

  除了有十三阿哥连襟这一个关系,伊都立还是珠亮未婚妻的师兄弟。

  舒舒就道:“四爷将这个人挑给爷使,应该是惜才,还有十三阿哥的情分在里头。”

  九阿哥点头道:“估计是吧,反正用谁不是用呢,听使唤就行,真要说起来,伊桑阿也是受牵连,退得早了,要是不致仕,首辅稳稳的,老师那边且有得熬。”

  虽说在朝廷之上,伊桑阿的立场跟岳父索额图并不一样,翁婿人前也是相对多年,可是多了这一重关系到底不一样。

  只看伊桑阿给幼子择岳家,择了“索党”的马尔汉家,就晓得这关系是断不了的。

  受了牵连,也不必喊冤枉。

  舒舒听着,想到了张英。

  本朝文官致仕的年岁是七十,做到尚书、大学士这样的品级,七十就不是上限了。

  只要耳聪目明还没有昏聩,熬到七十几还在任上都是正常的。

  可是伊桑阿跟张英,都是六十出头就以病告退了大学士。

  前者是受牵连,后者也是。

  只因为张英给太子讲学,还兼任了多年詹士府詹士。

  康熙对太子的戒备,是从三十八年就开始升级的。

  康熙三十八年,紫禁城大索……

  舒舒心中很微妙。

  或许这就是帝王,只要有风吹草动,就疑心生暗鬼。

  幸好他们从宫里搬出来了。

  要不然的话,风声鹤唳的,沾上一星半点儿都没好。

  九阿哥也想到了张英,却不是想的张英致仕,而是想着南下的福松:“这都出门一个来月了,应该到桐城了吧?”

  舒舒道:“应该到了,第一次出远门,也不知情形如何。”

  她有些担心了。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