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七十九章 又要求什么(第二更求月票)_我的公公叫康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汗阿玛,这回儿子是压着自己的信誉,跟您开口,预借一笔银子,时间是三年,到时候除了本钱,儿子再孝敬您同等的利息!”

  康熙没有立时作答,而是道:“说来听听?”

  上回九阿哥跟他开口,还是南巡的时候,为的是囤鸡血石的矿石。

  再上回是什么时候?

  好像是衍子丸的时候……

  这是“禁足”了几日,又琢磨出新营生了?!

  九阿哥却抿了嘴道:“汗阿玛恕罪,此事还需保密。”

  康熙轻哼一声道:“你打算借多少银子?”

  九阿哥早已经做好了相关的计划,也叫人打听了小汤山的地价。

  因为是林地,出息有限,跟良田不可同日而语,只有两、三两银子一亩地。

  可是想要做独门生意,就要垄断。

  小汤山附近的山地可是不少。

  不说买上百万亩,几十万亩要有的。

  他就斟酌着说道:“五十万两。”

  康熙闻言一怔,斟酌着问道:“三年后,还本银外加跟本银一样的利?”

  “嗯!”九阿哥毫不犹豫地说道。

  “总共是多少银子的本钱,朕的五十万两银子占了几成?”

  康熙问道。

  既是能笃定跟本金一样的利钱,那就是翻倍都不止的利润,为什么不想着分红?

  之前的几次提银子,都是按照分成走的。

  除非是一锤子买卖。

  又是囤货居奇么?

  这次盯上什么了?

  九阿哥想也没想,道:“四成左右。”

  康熙很是意外了。

  他晓得九阿哥手头没有什么积蓄,以为自己的五十万两银子是大头,才不满意这种分配方式。

  结果才是四成?

  本金一百二十五万两?!

  康熙看着九阿哥,都有些佩服。

  才十七岁,就敢折腾百万两银子的生意,还真是大手笔。

  “剩下的七十五万两怎么凑?”康熙好奇道。

  他晓得儿媳妇陪嫁丰厚,可多是产业。

  至于九阿哥,有一个花两个的主儿,手头积蓄估摸都没有一万两。

  既然做了一百二十五万两的计划,居然不是跟自己要一百万两,这也笃定能凑到其他的银子?

  九阿哥得意道:“儿子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么好的机会,自然要分润给兄弟们,从毓庆宫开始,到十四阿哥,儿子打算都凑凑,顺带着帮兄弟们赚几个零花钱……”

  说到这里,他其实心中有些纠结。

  那自家娘娘跟太后那边要不要也说一声呢?

  谁嫌银子多少烧手呢?

  可是有了太后娘娘跟自己娘娘的,那其他妃母、嫔母呢?

  还是算了,不能牵扯后宫。

  等到自己手头有银子了,再私下里孝敬这两处就是。

  康熙听了,心下熨帖。

  这才是知晓远近亲疏。

  除了父母之外,最亲近的就是手足兄弟。

  他很是欣慰,之前还担心因为阿克墩的事情,使得九阿哥跟太子之间生了嫌隙。

  想多了。

  老九这样的性子,恼是真恼了,恼过也就恼过了,不记仇。

  如此就好,要不然皇子们彼此亲近,将太子隔绝在外,也不是他愿意见到的。

  不过瞧着九阿哥得意的模样,他并不想要夸奖,只道:“摊子铺陈的这么大?万一亏了呢,到时候你怎么办?”

  九阿哥笑道:“汗阿玛放心,亏不了多少,又不是漫天撒银子去,最多就是没有那么高的利罢了,折损不了本钱;真要折损了本钱,那儿子补上就是,毕竟是借的银子来着……”

  说到这里,他呲了牙,带了坏笑道:“汗阿玛,可说好了,您可不能给儿子拆台,这回您在边上看热闹就行……”

  康熙听着有些湖涂,道:“看什么热闹?”

  九阿哥轻咳一声道:“这回跟哥哥们开口提银子,儿子并不打算直接提营生的事,只说是出了亏空,要用银子,然后这银子多少,大家就随意帮衬好了,回头给的利钱,也跟着本钱走,就叫‘好人有好报’!”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