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3_石油咽喉保卫战(修改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患难靖。委员心里又把这四个字默念了一遍。汉朝起,北患主导了中国的对外政策,甚至也长时间主导了对内政策,与中国的国运兴衰息息相关。先是突厥-鞑靼侵掠之患,再是女真-满患,近代主要是倭患,中间夹杂俄患,但为害之烈影响之深重,仍是倭患为主。北患为烈之际,中原十室九空赤地千里,人口急剧下降,生产力遭受巨大破坏,蒙元那次无需多说,只论满清这次,明朝末年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雏形,在世界发展史上并不落后,明朝国力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代表奴隶主阶级落后的游牧-侵掠经济和落后文化(或者说没有文化)的满清接管当时先进的农业经济以至达到资本主义萌生的中原之后,初期一段时间不过是吃明朝的老本,在一段时间内尚能维持国力不衰,在此基础上外事也不致太差,这段时间之内,是谁当皇帝都是这个格局,什么康熙乾隆英明旷世,都无非是统治者编造的神话,只不过落后者入主时间一长,世界局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不进步或进步得慢,别人就纷纷赶上,然后超过,到满清中叶,国力衰落的征兆已现,中国由领先转为持平,到满清末年,中国仍然不进,不进则退,由持平转为落后,被人大大超越,在列强的坚船大炮之下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被宰割瓜分,中国堕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惨况,数千年历史之下,落后屈辱的年代莫此为甚。满清中叶以至末期也不是历代皇帝的水平一下子都下降得如此不堪了,这是代表落后生产力入主中原所必然导致的停步不前,停步不前必然导致由盛而衰,所谓满清前期都是英明不得了的皇帝、中期都是才能平平的皇帝、后期都是笨蛋腐朽不得了的皇帝,此类说法都是愚蠢的欺人之谈。

  委员自己所持的历史观并未表现在他的外交工作上,这是出于他坚强的党性和组织性。从现实工作的角度出发,委员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实质正确的,但是国家不能在政策上就这样完全表现。存在各民族团结和融合的问题。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在民族问题上两个极端要不得汉族不占据主导地位是绝对错误的,汉族占据主导地位但同时排斥攻伐其他民族也肯定是不行的,就是说,正确的民族政策是汉族必须占据中国的主导地位,但要团结容纳融合各民族人民一起前进。至于在宣传上,由于现代中国汉族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前一条不必多讲,主要讲的是后一条,以防在民族政策上犯大汉族主义的错误。

  其次,满清主持下的中国近代边界的划定已经很吃亏了,但即使这个吃亏,我们也不能不要,因为有人提出的边界要求更为扩张,我们要接受,边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