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7章外出掌兵_明末之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来的,大明开不出这样的条件,就连华夏帝国,估计也舍不得开这样的条件。

  皇太极就在想,如果祖大寿接受了他们的招降,开放宁锦防线,当华夏军和大明在山东全力决战,双方打得难分难解,势均力敌之时,他的大军就趁机入关,横扫北直隶,坐山观虎斗,谁输就帮谁,最好就是寻找一个机会,把他们两股势力一举的歼灭,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达成目的,皇太极派出了得力的干将范文程,让他去劝说,同时还带来了几大车的金银财宝,还有美女、名马、宝剑、盔甲等等,这些都是当今世上最好的东西,为了拉祖大寿等人下水,皇太极甚至向范文程说,只要能拉拢对方,他愿意跟祖大寿结拜为异姓兄弟。

  这是皇太极想到的唯一办法,如果能得关宁军之助,他们就不用在宁锦方向这里拼一个头破血流,也都轻易的得到一支精兵,他的建州铁骑,可以沿着辽西走廊,攻破山海关,即使不能够把大明和华夏国都给灭了,也可以趁火打劫,

  当今的几大势力,各都有各有各的小算盘,都在打自己的主意,当然主战场还是在山东,还是大明与华夏帝国之间的角逐。

  驻守在天津卫的杨嗣昌,他早就鼓足了劲,准备等到天气变坏的时候,就出兵。

  杨嗣昌是一个非常有才华,又心高气傲的人,经过多年的运作,他也都成功的当上了兵部尚书,手掌天下兵权,但是华夏军的崛起和局势形势迅速的崩溃,让他也都无法稳坐皇城之内,只能够请旨往外,领兵作战。

  这是他迫不得已的一种做法,如果他不这么做的话,估计就会让皇帝狠狠的收拾他一顿。

  杨嗣昌屯兵天津卫,虎视山东。

  天津卫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宋金时称直沽寨,元朝改称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后,为了巩固王朝权利,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王,分别驻守各地,第四个儿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平,朱元璋驾崩后,因为太子朱标早年薨,所以由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

  燕王朱棣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诸王中实力最强,由于建文帝平庸无削藩,加上自己的政治野心,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兵与其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

  朱棣率兵从天津的直沽出发,偷袭沧州,经过几年的战争,最终攻陷南京,夺取皇位,三年后,朱棣即位,是为太宗文皇帝,年号永乐。

  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经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天津得到赐名后,于同年设置了军事部门,成立天冿三卫。

  天津卫也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