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薛家三房的嫉恨(平安夜加更)_红楼之薛二公子有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领了,真是不知好歹。

  而在这一片笑声当中,也有些老狐狸看出了门道,只闷不吭声等着薛益回来在皇上面前露脸领赏了。

  只因单在江南一带采买木材,不管是数量上还是品相上肯定是不够上交任务的,但薛益还可经由盛京之行,从东北的深山老林里够买各种松、柏、桦、樟、水曲柳等上好木材以充其数,反正一南一北两个任务落在了薛家一家头上,上交的限时是很宽裕的。这样一来薛益甚至有超额完成任务的把握。

  其实也不怪别的皇商想不到这一点。东北的林场常年堆积着上好的木材,只因天寒,一年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冰天雪地的,根本不适合大批量运输。而一般的商队没有那个运输的能力不说,在东北天气暖和河水解冻的时候又不能及时匀出大量货船,所以东北的那些好木头总是被丢在林场的仓库里落灰。

  而对于薛家商队而言,去东北运木头虽然也得经历波折,受些辛苦,但只要好好统筹,细细计划,却不算是什么难事。谁让薛家船多呢?说白了还是人家薛家财大气粗。

  薛家商船沿运河南下至扬州,薛益先带着薛蟠去了江南石场,他们的采买目标是极具江南特色的奇石。对于盛行园林的江南来说,最不缺的就是雕刻奇石的能工巧匠,买这东西不费事,父子两个转悠了三、四天的时间也就选购得差不多了。薛益着人把头一批买下的奇石先运回京,下面就是去采买木材了。

  接着继续登船,沿运河来至常州府境内,这里有薛家名下规模最大的林场。这里不仅有整根的干燥木材,更有一大批木雕手艺人,薛家商队的家具大多产自这里。

  只是,去岁那场水灾实在太大,连这里的仓库也跟着遭了秧,木材数量正如薛益料想的那样不足。

  其他木材市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本身木头总数就减少了很多,其中品相上佳的更是少之又少。五天之后,薛益大概定下了十之二三的木材,就不再看木材市场了,看了也是白耽误工夫。

  而薛益早就算好了时间,盛京附近那几个与自己相熟的林场都在苦寒地区,非到了三月后那里才能停止飘雪,河水解冻,方能容得货船大批运输,只要让薛平轻装上阵,先一步去打探情况,商船去得早了也是没用。他自己索性就留在江南采买一些香料、布料、古董、瓷器等物,这是为他薛家在京城的商铺预备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薛家的产业。

  薛家发迹于江南,被称作金陵四大家族之一,名下的产业多如牛毛。

  但从薛益的父亲故去时,薛家的产业被薛益兄弟三个分成了三份,因薛益是长子,又大小也是个京官儿,阖家都在北京,薛家大房的大部分产业都转移到了京城。金陵一带除了几间老宅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