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六章 门槛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问题是,使用这些毁灭性武器,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吗?

  显然,这个目的不是让美国投降,而是实现战后利益。

  所幸的是,在牧浩洋感到左右为难的时候,黄瀚林改变了主意,给他重新下达了一道指示,即军方的任务是尽快迫使美国投降,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战场上使用一些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武器。

  到此,牧浩洋才松了口气。

  不管怎么说,他不用为一下毁灭数百万人、甚至数千万人而承担压力了。

  问题是,什么才是革命性武器?

  在牧浩洋手里,可供选择的,就有由反重力场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式武器了。

  毫无疑问,牧浩洋的选择并不少。

  当时,军方有数十个与反重力场技术有关的武器项目,其中有三分之一是战略性质的毁灭性武器项目。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军方发展毁灭性武器项目,不是为了击败美国,而是在为战后的世界格局做准备。至少,欧洲联邦是一个已经存在的威胁,而正在谋求统一的阿拉伯世界也是一个潜在威胁,还有拉美国家的统一运动,非洲大陆上的解放运动等等,都对中国的战后利益构成了挑战。军队的职责就是捍卫国家利益,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好的办法了。

  为此,中国军队就得掌握最先进的军事技术,而且拥有一举毁灭对手的能力,从而让那些心怀不轨的潜在对手在采取行动的时候得有所顾虑,从而放弃挑衅中国的想法,不再与中国对着干。

  支持这些项目的,正是牧浩洋。

  至于反重力场技术在战术武器项目上的应用,最多也就算得上是锦上添花。

  在众多毁灭性武器项目上,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零重力武器。

  事实上,这也是最简单的毁灭性武器。其主要作用方式,就是在攻击区域制造出零重力场环境。

  这会有什么结果?

  如果战场是一座城市,将意味着这座城市里的所有活动物体都将离开地面,而在零重力场环境小时之后,又都会跌落到地上。要是人的话,肯定死定了,即便是其他物体,也会摔得粉碎。

  毫无疑问,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防御这种武器。

  具体的实施办法,就是在目标上空的近地轨道上,部署一颗巨大的人造卫星,在需要的时候展开卫星上的重力场屏蔽挡板,使正下方的重力场消失,随后收起重力场屏蔽挡板,使重力场恢复。

  显然,在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办法。

  到二零五六年七月,相关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而且军方投资制造的第一颗反重力场卫星也已制造完毕。

  事实上,这只是一颗试验性质的卫星,只能在几百平方米内制造出零重力场。

  所幸的是,这已足够了,因为牧浩洋要做的,只是警告美国当局,让美国当局尽快宣布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