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一章 生存空间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二十一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不是能源、也不是粮食、更不是社会公共服务与公共福利,而是每一个人都离不开,而且每一个人在物质富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都希望得到改善的生活空间。

  事实上,这非常好理解。

  可控聚变核能技术,特别是第二代可控聚变核能技术,彻底解决了能源问题,使能源不再是限制人类文明进步的障碍。至少在第三代可控聚变核能技术问世、以及发展到巅峰状态之前,能源绝对不是问题。

  在农业生产全面工厂化之后,粮食与食品,也绝对不是稀缺社会资源。

  终于公共服务与公共福利,前者直接与劳动力挂钩、后者则与生产力挂钩,因此也基本上不是问题。

  结果就是,在地球上,生活空间的总量是有限的,而人口增长却是无限的。

  更要命的是,在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极强的环保意识,因此保护环境是社会的头等大事。

  受此影响,可供人类生活的空间就变得更加有限了。

  在二零八零年左右,中国做了一次调查,如果按照二零八零年的标准,即平均每个中国公民占用一百平方米的生活空间,那么中国可供开发的土地,最多只能养育一百亿人,再多就得想别的办法了。

  当然,这个调查结果有一个前提,即中国的国土自然率为百分之七十五,再扣除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地区。所谓的“国土自然率”,就是没有进行人为开发的国土面积在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

  这是一个更加科学的概念,因为这包括了自然形成的森林、草原、戈壁、荒漠、冰川与湖泊等各种自然环境。只要没有进行人为开发,特别是与经济有关的开发,都可以认为保持了自然状态。

  那么,中国人口会在什么时候达到一百亿呢?

  当时,估计要到二十二世纪中叶,也就是二一五零年左右。主要依据就是,人口大爆发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在劳动力资源变得充足之后,公民自然会降低生育率,而不是平添社会负担。

  毫无疑问,这个估计非常不准确。

  要知道,决定人口大爆发的,即有公民的生育意愿,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即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此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因素,即宇宙大开发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程度。

  事实上,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人口大爆发,几乎贯穿了整个科技大爆发的时代,因为在这个时代,生产力一直在飞速增长,人类迈向宇宙的脚步也在加快,从而带动人口继续膨胀。

  要知道,到二十二世纪末,全球人口总量突破了五千亿。

  中国,在二一一五年,人口总量就突破了一百亿,并且在二一五零年突破了四百亿,到二十二世纪末达到了一千亿。

  这下,问题就出来了。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