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三章 误打误撞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F-22A是隐身能力最全面的第四代战斗机,但是并不表示在各个方向上的信号反射强度都很微弱。

  作为制空战斗机,在设计的时候,F-22A必须考虑其他性能,比如机动性,也就得牺牲部分隐身能力。受战术使用影响,F-22A前半球的隐身能力最好,RCS只有零点零零一平方米,能使对方的雷达探测距离缩短九成。侧面的隐身设计也很不错,RCS在零点零五平方米左右,不到F-15的百分之一。最差的就是后半球的隐身能力,受尾喷管、垂直尾翼与尾撑等突出部件影响,RCS在零点五平方米左右,仅能使对方预警机的最大探测距离缩短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如果KJ-2000能探测到四百五十公里外的F-15J,就能发现三百公里外正在离去的F-22A。

  这个问题,在美军手里还不太严重。

  美军奉行攻势防空,即主动打击对方防空系统,主动与对方战斗机争夺制空权,F-22A在绝大部分时候都是面向敌人。需要返航的时候,多半已经夺取了制空权,或者驱逐了对方的战斗机。

  显然,日本空中自卫队没有这个资本。

  没有完善的空战指挥与情报体系支持,日本空中自卫队很难采取攻势防空,F-22A遭遇优势敌机后也很难取胜。

  只要F-22A转向,就很有可能被预警机发现。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F-22A的这个设计缺陷就暴露了出来。更重要的是,晏鹰搏在返回部队后,曾经在KJ-2000上担任过空战引导员,非常清楚F-22A的缺点,也知道该如何对付这种战斗机。

  让J-11B发射电磁火箭弹,就是为了把逼近的F-22A赶走。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即F-22A有电磁对抗系统,继续逼近,与J-20进行格斗。

  只是,不管是撤退、还是继续逼近,在严重电磁干扰下,F-22A肯定无法用火控雷达锁定正在转移的KJ-2000,也就无法用中程空对空导弹发起攻击。要想攻击KJ-2000,首先就得越过J-20组成的“龙墙”。

  等到战斗机的格斗空战结束,KJ-2000早就飞远了。

  晏鹰搏渴望取得战果,可是他更加清楚作为一名防空战斗机飞行员的职责。

  能否击落F-22A并不重要,关键得确保KJ-2000安然无恙。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KJ-2000发现远去的F-22A后,一边向护航战斗机发送战场情报,一面利用航线预测法跟踪那些F-22A。

  这时候,晏鹰搏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因为F-15J机群也进入了拦截区域。

  追击F-22A,还是拦截F-15J?

  没等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