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倒计时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步。

  显然,杜小蕾心里非常没底。

  从外交上讲,这已经不是谈判,而是美国发出的最后通牒,而这么做对中国来说显然很难接受。

  正是如此,当天晚上,杜小蕾就向黄瀚林汇报了情况,并且向牧浩洋发出了警报。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当时杜小蕾还让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收拾好了行李,做好了撤离美国的准备工作。

  很明显,杜小蕾已经预感到战争即将爆发,对次日的谈判不抱任何希望。

  杜小蕾在这个晚上发出的警报,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元首府的高层会议上,牧浩洋明确提出,应该尽快提高军队的戒备状态,让舰队出港活动,避免遭到美军偷袭。只是在做出决策的时候,黄瀚林仍然对和平抱有一线希望,认为通过军事威胁就能促成和解,或者说促使美国当局在二十二日的谈判中做出让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受此影响,黄瀚林只同意恢复战前准备,而没有答应让部队进入战备状态。

  结果就是,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数支航母战斗群在当天晚上接到命令,陆续返回各自母港,按照原定计划进行维护与检修。

  要知道,早在五天前,牧浩洋就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也就是说,在北京时间二十二日上午,大部分舰队都在母港附近,只是在二十日的时候收到了由牧浩洋下达的命令没有进入港口,因此在总参谋部重新下达命令之后,这些舰队就陆续进入了港口。

  接下来的八个小时之内,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南岭”号、“武夷山”号、“喜马拉雅山”号、“喀喇昆仑山”号、“阿尔泰山”号与“大兴安岭”号进入了横滨港,“泰山”号航母战斗群则返回了苏比克湾,只有“华山”号、“恒山”号与“嵩山”号航母战斗群因为正在冲绳群岛东面的菲律宾海与海军航空兵进行协同训练,没能及时返回,预计要到二十三日才能回到那霸。

  印度洋方向上,“昆仑山”号与“天山”号航母战斗群在当地时间二十二日上午就在章玉廷的率领下离开了瓜达尔港。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黄瀚林是希望通过军事威胁来增强谈判筹码。

  说得简单一些,在黄瀚林看来,只要中国已经加强了战备工作,开始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美国就不会贸然发动战争,至少会在外交谈判上做出一些让步,从而把开战时间推迟到数个月之后。

  事实上,这么做确实有效果。

  当然,这得有一个前提条件,即美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也没有打算在这个时候向中国开战。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条件,中国的战前准备指挥使局势进一步恶化。

  问题是,反过来看,黄瀚林还能做什么?

  让舰队离开港口,只会是更加明确的战争信号,只能让美国在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