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矫枉过正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是,这些叙军的主要任务不是抵挡北上的以军,而是对真主党游击队进行训练,并且协助游击队控制贝卡谷地,对亲美的黎巴嫩当局制造压力。

  显然,这样一支军队,根本不可能给以军制造太大的麻烦。

  问题是,以军还真把这支叙利亚军队、以及更加不堪一击的真主党游击队看成了威胁。

  当时,以军甚至认为叙利亚已经向贝卡谷地部署了一个装甲师与两个步兵师,设置了伏击圈。在以色列空军提供的侦察情报中甚至提到,叙利亚在大马士革西北部署的重兵,就等以军进入贝卡谷地,然后从安杰尔山口插入,切断以军的后方交通线,围歼进入贝卡谷地的以军。

  事实上,当时部署在大马士革西北的是刚刚动员起来的预备部队,根本没有战斗力。

  这一连番的错误,导致第七装甲旅在进入贝卡谷地之后,推进速度依然不快,没有及时把损失的时间追回来。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巴拉姆不得不推迟南面的主攻行动。

  要知道,按照他的安排,必须在北路、也就是贝卡谷地方向上取得突破之后,再越过约旦河。

  如果提前发动主攻,他的战术意图就将暴露无遗。

  以军迟迟不发动主攻,也让蒋博文犯了难。特别是到了十六日上午,随着以军加强了空中力量投入,叙军的侦察机再也无法到达约旦河西岸,蒋博文也就没法及时掌握该地区以军的动向,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即以军的主攻方向是贝卡谷地,约旦河西岸到以军正在快速向被运动。

  蒋博文这么想,也不足为怪。

  原因很简单,以军前期部署的意图太明显了,根本没有多少秘密可言,而这种性质的进攻肯定无法取胜。如此一来,以军就很有可能将计就计,即通过在约旦河西岸集结兵力,制造借道约旦进攻叙军南面防线的假象,让对手把重点放在叙利亚北部地区,然后出奇兵从贝卡谷地攻打霍姆斯,一举切断大马士革与叙利亚北方地区的交通线,完成对叙利亚心脏地带的战略包围。

  真要达到了这个目的,叙利亚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所幸的是,蒋博文还没有被冲昏头脑。

  在做出这个猜测的时候,他已经提前做出了一个判断,即必须有充足的兵力,以军才能打这种战略性质的围歼战。按照蒋博文的估计,以军至少需要动用一百个旅,也就是大约五十万地面部队,才有足够的把握在中国增派援军之前干掉叙利亚,而实际情况是,以军只动用了大约三十万地面部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以军的突击能力最多到达大马士革,不可能把霍姆斯囊括进去。

  显然,以军的重点仍然在南面。

  当然,蒋博文也没有掉以轻心,当天上午就给虞世辉中将打了份报告,要求尽快向国内请求派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