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进攻制胜论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该集团军是中国陆军第一支完全按照新的战略与战术标准进行改编的部队,也是第一支能够在完全依靠战略空运的情况下,执行任何作战任务的主力集团军,其编制结构更加合理,也更适合在远离本土的地区作战。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第二十七集团军是中国陆军中,第一支全合成部队。

  与第十三集团军相比,第二十七集团军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一支完全独立的、规模庞大的战术空运力量。这支主要由倾斜旋转翼飞机组成的战术空运部队隶属于陆军航空兵,而且在编制上由集团军司令部指挥。

  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因为从道理上讲,第十五空降集团军拥有优先权。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戚凯威应该是对第二代地面战平台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没有急于让第十五空降集团军改编,而是先在第二十七集团军身上做试验,等到第二代地面战平台大规模服役之后,再让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在换装的时候进行改编,一次做完两件事,成为中国陆军最强大的集团军。

  由此可见,第二十七集团军的独立作战能力与战术突击能力超过了第十三集团军。

  除此之外,第三三三预备集团军也已到达中东地区,只不过主力部队集中部署在伊拉克与沙特的西部边境地区。

  正是如此,巴拉姆才认为,进攻的时机还没有成熟。

  根据他提交给以色列总理的作战计划,进攻行动最快能在二零五三年三月开始,而且前提是美国再增派三个师,并且中国不再增派作战部队。更重要的是,巴拉姆的进攻计划不面向叙利亚,而是面向伊拉克。在他看来,叙利亚方向上的突破已经没有意义,只有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延长战线才能获得更好的机会。虽然沙特是不错的选择,但是阿拉伯半岛腹地的沙漠将成为美以联军的天然障碍。相对而言,从约旦进军伊拉克,直接攻击中国军队的大后方,才能收到更加突出的战略效果,也才有望击败中东战场上的中国军队,为接下来的战略胜利奠定基础。

  当时,巴拉姆的这个计划有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即美军必须守住吉布提,堵住进入红海的航道。

  在美以联军高层会议上,巴拉姆就明确提到,如果美军丢掉吉布提,联军将不可避免的进行两线作战,甚至会遭到三面围攻。只要有决胜的希望,中国就会继续增兵,彻底击败美以联军。

  可以说,在军事战略上,巴拉姆很有远见。

  也正是在他的推动下,美军开始加强吉布提的防御部署,并且随后出兵控制了周边的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与北索马里等地,最后还导致美军出兵南苏丹,在东北非洲投入了数十万地面部队。

  只是,在中东战场上,美军将领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