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03章 天下就是天下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那里读书,是唐清安让人专门搬来于此,当做儿子的课桌。

  作为父亲,他希望能把自己的儿子们培养成才。

  上辈子,他在学校当老师的时候,他的孩子放学后,也会到办公室写作业,他在一旁工作。

  作为老师和德育主任,他每天的杂事非常多,大多不是什么正经的事情。

  下班后再带着孩子一起回家,多年都是如此。

  唐晏乾从书袋中掏出书本,身前的案几上,笔墨纸张各色文宝样样俱全。

  “儿子,跟我来。”

  唐清安看了眼唐晏乾翻开的书本,上面是历史内容,关于各朝各代的故事。

  于是摸了摸唐晏乾的脑瓜子,笑着说道。

  “是,父亲。”

  唐晏乾起身,不急不躁走到父亲的身前,炯炯有神的眼睛,让唐清安内心欢喜。

  他见过太多太多的孩子。

  作为半封闭式的学校,换句话说,他见过的孩子,比很多人一辈子,在生活中见过的人都要多。

  社会人经历了社会,懂得了伪装。

  孩子不同。

  孩子们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如果一名孩子的眼睛常年无神,就需要值得大人们警醒,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疏漏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知子莫若父。

  唐清安知道唐晏乾能听懂那些话。

  “你知道天下吗?”

  “不知道。”

  唐晏乾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没有不懂装懂。

  “天下就是天下。”

  “天下本就是一统的,不存在分分合合的说法,所能分合的,不过是世俗的政体。”

  “世俗的政体,是基于天下之上的,并作为天下的一部分而存在,现实的政体固然有分合,而天下本身是一统如顾。”

  国家这个词,古代并没有。

  但是古代有天下的概念。

  正是因为古代之天下的概念,所以中国无论历史中的分分合合和,各方势力最后必定追求的是天下一统。

  在两千年前,古人已然有了天下的概念。

  唐清安希望自己的儿子们,懂的天下,换句话说,就是知道什么叫做国家。

  “你还记得道德经三十一回的内容吗?”

  “儿子记得。”

  唐晏乾努力的背诵。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背诵的结结巴巴,磕磕碰碰,唐晏乾灰心丧气的低着头。

  唐清安没有特意去夸奖,也没有特意去批评,不要把小孩子当做小孩,特别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平等的对待他的人格。

  如此才能独立,而不是变成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外界的风吹雨打。

  对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