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陌生的战场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在广袤的大洋上作战。

  这些经验,都是无形的、而且无价的资产。

  与之相比,美国海军却开始严重缺乏打大仗的经验。说得不客气一些,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美国海军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利用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舰队,以及如何用这支舰队来取得战略性胜利。

  从战略角度讲,美国海军从一开始就犯下了严重错误。

  以战争爆发后的情况来看,美国海军不应该急于把兵力集结到西太平洋上,而是应该首先拔除中国的外围军事基地群,比如在南亚与东南亚用兵,打击中国的软肋,消耗中国的作战力量。在舰队部署上,美国海军最多只需要在西太平洋上留下六支航母战斗群,保持最低限度的战略威胁,把九支航母战斗群集中部署在印度洋上,以澳大利亚与迪戈加西亚为基地攻打中国在南亚与东南亚的军事基地,瓦解几个意志不太坚定的国家,比如斯里兰卡与印度尼西亚,并且迫使中国舰队到印度洋上决战。在彻底打垮了中国海军之后,再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

  果真如此的话,牧浩洋很有可能被迫出兵西太平洋。

  在菲律宾海与美军决战,中国舰队的处境就没有这么理想了。

  别的不说,菲律宾海过于狭窄,供舰队活动的空间远不如印度洋。此外,关岛的军事设施比迪戈加西亚完善得多,部署军队的能力也强大得多,而且处于美国核心战区,能够得到足够的掩护。只要美军充分利用关岛,就很有可能在只动用六支航母战斗群的情况下,在菲律宾海歼灭中国海军。

  当然,这种战略层面上的错误,绝对不是由一个因素、或者某个人导致的。

  从根本上讲,美军的战略重点是速胜,即在中国完成全面战争动员,远超美国的战争潜力全部爆发出来之前就击败中国,因此美军就必须尽快在战略上取得突破,获得压倒性的战略优势,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西太平洋上打开突破口,然后对中国进行战略轰炸,削弱中国的战争生产力。

  可惜的是,美国却没有把握好这个机会。

  要知道,如果美国暂时放弃印度洋,而且稳住以色列,不在中东点火,就有能力把十五支航母战斗群集中在西太平洋上,至少能动用十二支航母战斗群,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压垮中国海军。

  从战后披露的资料来看,导致美军犯错的主要原因,还是美军对战局预判不够准确。

  当时,连乔丹等人都没想到,战前的突然袭击,能够消灭中国太平洋舰队,而且随后就消灭了中国的西印度洋舰队,把中国海军三分之二的主力战舰送入了海底,几天之内就掌握了绝对兵力优势。

  这个预判上的错误,产生的影响很难用语言说明。

  要知道,在制订战略计划的时候,美军

  请收藏:https://m.bqgl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